今年“冬防”工作开展以来,网格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需要街道和社区管理及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致。社区所有工作基本都是落实在网格内,包括城市管理、民生事务等各方面,网格工作一专多能。网格员角色也已经转换,网格管理不再是“冬防”的特殊产物,已经开始服务辖区居民的方方面面。11月24日,记者跟随西固区西柳沟街道网格员巡查辖区的“冬防”情况。
一天的“冬防”从巡查开始
“我们早上8时就在社区集合,然后每个网格的人员便开始上线巡查。也就是说,从8时开始对各自的网格区域进行每天6次的巡查,这样可以对自己区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11月24日,西固区西柳沟街道上坎社区网格员段东辰说,他们辖区有小平房市场及周边商铺,基本在晚上10时左右打烊,上午开门营业基本在9时了。当日上午9时30分,记者跟随段东辰前往..网格巡查。
“.近一段时间,我市天气比较寒冷,早晨城区上空有轻雾,能见度不是太好,所以,我们的巡查工作需要更严谨。在巡查过程中,要注意附近是否有使用小火炉的情况?附近是否有焚烧垃圾和枯枝烂叶的情况?徒步巡查完一圈的步数差不多在1万步。而到了中午和下午巡查时,相对上午的两圈就轻松多了,但每次徒步也在七八千步呢!”段东辰说,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情况,现场能处理的..时间就要处理,暂时处理不了的,网格员就会向社区和街道网格群发布消息,再由网格群负责人通知相应人员具体处理。
“现在是‘冬防’关键期,扫地时要先洒水,不能出现二次扬尘,更要监管小火炉,..不能让市民用木材生火!遇见商户把商品摆放到店外,要文明制止……”一大早,网格员所到之处都要时时宣传。
在小平房市场巡查过程中,100多家商铺均没有使用小煤炉取暖。部分商户表示,前段时间相关部门对市场上商铺使用小煤炉的情况进行了集中整治,商户也都积极配合,自行采用小型电暖气取暖。
网格员收集信息建立基础台账
“‘冬防’期间,早晨8时各社区的网格员到社区把各自口上的工作交代之后,网格员便分头下点。”西柳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社区的工作非常琐碎,既是网格员又是社区禁毒专干、城管专干等,他们不但要干好份内的工作,还要干好“冬防”工作,大家都非常辛苦。同时,社区网格员在每个工作日,都要手持掌上终端设备在“格”内巡查,上门入户,对户况信息进行核实、更新。“我们的网格员肩负着普及民政、社保、冬防等工作,沟通社情民意,网格员是信息员……每天几乎是全天候在网格内走访,事无巨细。但是,只要我们的工作做细做实了,居民能给予理解支持,‘冬防’就好搞了!”
据悉,西柳沟街道下辖5个社区两个村,共划分为35个网格,共有网格员163名,为确保今冬明春采暖期期间“冬防”工作顺利开展,10月初,街道组织社区网格员就开展宣传动员,逐户、逐店进行排查宣传清洁能源改造等冬防政策,动员沿街门店和居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使用清洁能源。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社区网格员每到一家商铺单位,都是面带微笑,耐心解释,热情服务,商户们也都积极配合。
一天的网格巡查一直到晚上11时30分才算完成。网格员们一身疲惫地回到社区,还要梳理和分类当天的工作信息,并整理台账,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网格管理不再是“冬防”的特殊产物
近两年来,我市冬防工作网格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需要社区管理和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致,包括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民生事务等各方面,网格工作一专多能,网格员角色也已经转换,网格管理不再是“冬防”的特殊产物,已经开始服务辖区居民的方方面面。
有网格员说,社区每天都会接到三维数字中心下派的很多“案子”,需要及时处理、及时办结。“每天都要时不时拿出手机看看微信群,看有没有需要办理的‘案子’。因为每件‘案子’办结时限比较短,所以网格员们上班时精神都是高度集中,唯恐漏掉一个‘案子’而耽误办理时限。”说话间,上坎社区部分网格员掏出手机,习惯性的看看微信群里是否有“案子”。
近几年,我市近郊四区冬防工作采取“立体式”巡查方式进行,即24小时不间断巡查,机动车巡查、步行巡查、田间地头巡查、空中无人机巡查和航拍等。一旦发现有情况,将及时呼叫应急队现场处置,.后将处理的结果拍照发给街道办事处予以结案。
11月至今,西固区大气办等有关部门对西柳沟街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督查,发现辖区部分商铺存在使用经营性小火炉的问题,并提出限时整改要求。随后,街道协调工信、生态环保、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充分发挥网格属地化管理作用,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坚决取缔辖区经营性“小火炉”。
“正是因为有这些网格员的无私奉献,才使得广大市民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冬防’工作才能相对轻松点了。”上坎社区负责人说。
如今,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万余名执着、热情和负责的网格员。“兰州蓝”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网格员用每天的早出晚归和对工作的执着坚守换来的。兰州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无私付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文/图